小周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为一个行业网站写好了博客系统。把这个系统上传到服务器后的十天里,他和同事们注册了5个博客空间,并且各自放置了一些内容在博客里,之后他们的博客里出现了留言,但留言内容却是与博客主题毫无关联的广告。
博客垃圾和垃圾博客
同样受到侵扰的还有小周所服务的网站论坛,不断地有新的机器人前来注册,然后在论坛里发布广告信息。对于这些内容,小周毫不客气,发现便删除。但是对方是在用机器人发帖,而自己是手动删除,如此不对称的实力之间的角力,让小周感到力不从心。
在小周看来,博客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理解就类似于论坛,它能实现的功能与论坛的区别并不大。于博客而言,只要把相应的论坛发帖机器人程序稍作调整,就可以使用于博客留言中的广告发布。
虽然小周意识到博客里的这些留言可能是网络机器人的行为,但他舍不得删去,原因很简单--行业网站的目标人群太小。他建设的博客至今只有5个注册用户,每增加一些注册用户或者评论,尽管可能是机器人做的,也会让他欣喜不已。至于这些机器人给网站带来的垃圾信息,他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与小周相比,blogchinese创办人之一刘瑜对这些机器人灌注的信息就很反感,“每天打开自己的博客,都要删除这些留言,烦透了。”
实际上,大量在blogchinese上注册的用户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随机点开了一个博客空间,里面的4条留言中,正常留言仅有一条,其余三条分别是经营机票代购、色情视频和二手手机的广告。
由CNNIC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拥有3400万个博客空间,按小周的想法,这就如同3400万个“论坛”,如此庞大的“论坛”数目,为网络机器人在其中发布广告信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而其中超过50%的博客都处于“睡眠”状态,广告信息被发布后,大多数博客空间都因为无人管理而长期荒置,广告信息也因此长期保留,它们充斥于互联网,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类似这样的信息被称为“博客垃圾”,这些信息通过存留在博客空间的方式进行传播,由于是通过机器人自动发布,其发布速度和广度都难以遏制。 “理论上来说,根本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刘瑜说,他较早便开始关注博客垃圾的问题,并称之为“垃圾博客营销”。从技术角度而言,程序开发者写一个机器人程序,让该程序完成自动寻找博客空间,并完成注册,再登录发布广告信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仅停留在留言中制造博客垃圾的地步,通过博客注册者对自己的博客空间的手动维护,还能够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影响,但是,随之而来的新垃圾博客制造方式,则让网民们感到非常棘手。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到的博客空间中,超过20%的博客属于垃圾博客,博客注册人通过注册并创建博客空间的形式占用资源,并在博客空间中发布广告信息,用户访问时,遇到的只是一些无用的广告信息。
通常,注册者注册了博客空间后,往空间中放入大量的广告内容,再为该地址设置较为诱人的搜索关键词。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这些关键词时,被关键词吸引而点击,但实际上,真实的博客内容与关键词毫无关系。而这样的博客制造,也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只需要一个软件,一个人就可能在多个博客网站上大量建立类似的广告网页,一条龙的设置只需要轻点几下鼠标而已。国内尚无具有这种功能的网络机器人,目前较为流行的垃圾博客空间建立方式,则是以照搬名人博客的内容到自己的博客空间的方式,建立伪名人博客,或者四处搜集热点文章放置在自己的博客空间上,再在博客空间加入大量广告内容。
美国的一些博客网站为此不得不要求博客留言者和博客空间的申请人进行身份验证,并通过在登录时要求用户输入随机出现的数字符号等方式来阻止网络机器人的行为,但这种方式一来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大量博客制造者和读者失去兴趣;二来,它是否真的能阻挡得了网络机器人,目前还是未知数。
得利者和受损者
博客的商业价值已经被承认,但博客所能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目前也仅仅来自于广告商的投入。一些网络投机商们则趁机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收益。通过建立垃圾博客发布广告,再欺骗用户点击,获得广告收益,这条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先于博客网站运营商们的运营链条成熟而建立。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家国内的博客网站宣称已经盈利,但铺天盖地袭来的垃圾博客信息说明了制造者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在这种利益关系的刺激下,一些博客网站也会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入来源而采取类似的方式,欺骗用户点击这些垃圾博客空间,以获得广告收益。
就在11月初,国内一家知名博客网站宣称开始向博客空间的主人支付费用--通过与博客建立者分享收入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制作高质量的作品,这更进一步明确了博客写作者的利益获取途径,同时,这也给了大家一个更强烈的刺激:将吸引到的眼球转化为收入,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家网站为少量的博客写作者支付了少量的现金,相比垃圾博客制造者,这些现金少得可怜。垃圾博客制造者往往直接制造大量的博客空间以填塞广告。他们可以同时在数个博客网站上注册博客空间,每个博客空间所带来的广告收益汇集在一起,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对于被迫为这些垃圾博客提供服务空间的博客网站而言,这些注册者虽然很讨厌,但又难以拒绝,就如小周的想法,虽然那些博客留言明摆着是网络机器人干的,但因为需要制造“有人来过”的假象,他仍然舍不得删除它们。对于以聚集人气为目标的博客网站而言,这样的垃圾信息多一些也“未尝不可”,毕竟它们还没有获得利润,更多的注册用户数和更多的数据资源是他们的第一目标,只有用户量足够庞大了,网站被出售或者是获取风险投资时,才更有谈判的主动权。
相对于博客网站对这些垃圾博客的又爱又恨,搜索引擎就显得不那么舒服了。在不断袭来的要求提供更准确、可信的搜索结果的呼声中,垃圾博客却恶化了用户的这一体验。据Umbria对BlogPulse、IceRocket和Technorati三大博客搜索引擎的调查,在搜索结果的前100篇博客中,平均有44篇为垃圾博客,占博客总数的近1/2。
垃圾博客的获利方式与搜索引擎相同,这极大地影响了搜索引擎的收益,同时也带来了搜索引擎用户的不良使用体验。对于广告商而言,因为垃圾博客降低了用户体验,广告效果带有欺诈性质,这也将使广告客户失去对网络广告的信任,而这对搜索引擎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Google等搜索引擎商们也开始寻找解决办法,甚至宣称将以查封账号等形式来杜绝垃圾博客制造者。但是垃圾博客的数量庞大,并且只有它在搜索引擎上出现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可能被发现,因此从它的出现到处理有一个滞留期,这不是搜索引擎商们愿意看到的。另外,如何界定垃圾博客,也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已经有许多网上营销用户利用较吸引人的博客内容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何确定这些广告中哪些是恶意行为,也是一个难题。
“也许可以在博客的发布内容中作一些规定,这样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垃圾博客的泛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说,但是,对于制约博客内容发布,这将是一个更难于操作的规定。阿拉木斯认为,难以界定、难以管理,是垃圾博客目前的现状,而垃圾博客将对互联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估量。
实名制是不是救星
“我支持博客实名制。”刘瑜说,blugchinese是一个奇怪的博客网站,网站上见不到商业广告,博客用户们的空间也都是免费的。刘瑜介绍,目前网站是以翻译等非博客收入来支持发展的。
刘瑜认为,能够产生利益的博客都会支持实名制,非实名博客无法给自己带来收益。而博客也将从之前的草根状态向精英人群发展,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群获得相关利益的平台,这些利益未必是看得见的金钱,它有可能是个人地位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展示。
在可以想见的情况下,实名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垃圾博客的产生,这将促使博客注册者无法做出破坏秩序的事情。阿拉木斯认为,博客实名制至少对垃圾博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博客实名制,又将对博客业内带来较大的冲击,尽管刘瑜认为博客爱好者是为了利益而写博客,但也有相当庞大数量的博客们只是为了拥有一个日记本或者是发泄而写博客,他们对利益的诉求并不强,这个群体对实名制的支持热情也并不高。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博客实名制对垃圾博客的制约未必是强有力的,“博客网站需要庞大的用户量,就会刻意放松对博客空间的审查,而垃圾博客虽然是为自己获得利益而进行的狂轰滥炸式的网络广告传播,但他们并没有违法,至少目前无法用法律监管。”
2006-12-05 10:26 作者:顾卓 来源:电子商务世界